[觀點] 不是所有男人,Not all man與隨之而來的表態意義

*僅為個人觀點記錄日誌。

 

發生女性遭受暴力侵害的重大社會事件之後,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句話:「不是所有男人。」Not all man.

 

Not all man這句話到底想說什麼?不是所有男人都是騷擾者/性暴力犯/謀殺犯。所以呢?這句話就是事件點評了嗎?高喊一句:「不是所有男人都這樣。」就好了?整個社會就不用討論了?

 

或者是指責女性不該因為單一社會事件把仇恨恐懼上升到整個性別,製造性別對立?(單一社會事件?單一?)

 

我用一個糟糕的比喻:產線上有罐頭出了驚天大錯,會吃死人。工廠通常都會好好討論一下怎麼改善吧?不負責,不在意商譽的工廠這時候才會說:「又不是所有罐頭都這樣。沒事!」話題到此結束。

 

很不幸的有那根的男人就是被認為活在同一個「架構」之下,背負著同樣「男人標籤」的罐頭。當社會這條巨大產線上出現會吃死人的罐頭,擁有同樣標籤的罐頭發覺自己被討厭了,要怎麼辦?(尤其韓國N號房事件,用性別與人口去算。那就是每一百多個罐頭就有一個會吃死人……)

 

這時候不是應該討論一下產銷履歷,殺菌過程,剔除有毒物質,重新建立商譽等等嗎?

 

難道高喊:「不是所有的罐頭都會吃死人!」、「消費者因為幾個有問題的罐頭仇視所有的罐頭!這是歧視!」、「你們這樣會害得其他的好罐頭滯銷!好罐頭無罪!」這樣會改善狀況嗎?沒有人覺得怪怪的嗎?

 

同一時間,很多人說:「我們討厭逼表態或者被逼表態的風氣。」

「我們又不是加害者,為什麼一定要出來譴責加害者給大家看?」

「表態到底有什麼屁用?人面獸心這麼多,誰不會喊?」

 

其實從來就不是表態強制,如果有人鼓吹表態,也就是鼓勵現在就是同樣被貼上「男人」標籤的罐頭,開罐給人看。讓人知道裡面沒發霉,沒生蟲。雖然還是要吃下去才知道會不會死人(畢竟細菌什麼又看不到。沒遇上之前誰知道是不是人面獸心。)但開罐這個動作,就是基礎信心建立的一環。

 

罐頭的比喻其實真的不好,因為對罐頭失去信心只要拒吃就好。(實際上也很多女性因為恐懼而直接拒絕交友,排斥男性。)罐頭不會自己走在馬路上拿刀砍人,也不會有毒還要硬逼人吃下去。

 

比喻不佳,但是抽離掉已經承載很多社會意義,甚至情緒性的用詞。就像罐頭的食安問題,這一連串的事件,其實就只是生而為人的安全問題而已。

 

=====

 

增補:

不過同一時間,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奇怪的聲音:「都是女人的問題!如果不是女人要求這麼多這麼高,怎麼會把男人逼到出問題?」

發生的事件如果把句式換成消費者與罐頭,就會變得更荒謬了!

「都是消費者的問題!如果不是消費者要求這麼多這麼高,怎麼會出現有問題的罐頭!」

「好啦好啦!罐頭就是衰!」

「你們不覺得有可能是消費者的問題嗎?如果不是那些消費者身體不好,原本就有病。怎麼可能罐頭一吃就死呢?」

「應該是消費者的問題吧?罐頭吃第一口味道不對就該放下了,為什麼會繼續吃把自己吃死呢?」

 

=== Follow me ===

 === Face book ===

 === Instagram ===

 ===  Plurk   ===

 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