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保養] 醫美之輪廓固定術~召喚青春時的自己啦!新竹聖緹雅田佳平醫生
這次特別搭車到新竹聖緹雅診所找田佳平醫生做輪廓固定術。輪廓固定是這幾年很紅的抗老手法,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明星年過五十還能有二三十歲的年輕風采。你是否曾觀察過某些人,即便臉部飽滿無明顯皺紋,臉部卻莫名看起來「鬆鬆垮垮」、「有點老氣」?
再怎麼補淚溝、撐起蘋果肌、打肉毒拉眉尾,那個青春的神韻卻始終回不來。這正是傳統醫美「哪裡凹填哪裡」的盲點,也是輪廓固定術出場的原因。談輪廓固定之前,先談談為什麼我們會顯老?
老化並不是長出幾條皺紋那麼簡單,它是一場緩慢的內部崩壞,從骨架到脂肪、從韌帶到肌膚,每一層組織都受到了影響:
*骨骼層:中年以後,骨質密度平均每年流失 0.3% 至 0.5%,骨架縮小、支撐點萎縮,臉自然就垮了。
*脂肪層:蘋果肌不只是下滑,而是脂肪墊本身流失、重新分佈,導致臉型變平、變垂。(這時候如果只是見凹就填,很可能會變成整個加厚的蘋果肌一起走山,視覺效果更可怕!)
*韌帶與筋膜層:這是組織的「懸吊系統」失效,眼尾、嘴角、下顎線輪廓都跟著走山。
*皮膚表層: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減少,皺紋、鬆弛全都出現啦!(但是以前抗衰老跟拉皮的抗老思考層次只留在這邊,所以很容易出現一張毫無皺紋但是看起來很蒼老的臉。因為表面是平的,但是底下都垮了。)
所以「輪廓固定術」是什麼?
這是一套針對臉部整體結構進行立體修復的技術,不是單純的玻尿酸補凹、也不是打一針肉毒就能解決。輪廓固定很講究手法與材質選用,對醫生的技術要求也很高。這就是為什麼我要特別從台中北上去新竹找田佳平醫生的原因啦!
輪廓固定是從內到外,由深至淺,將「骨架 → 脂肪 → 皮膚」這整個支撐系統一層層復位、補強、撐出你原本青春時的立體輪廓線條。
輪廓固定的兩大系統:內輪廓 vs 外輪廓
想像你的臉是一個兩個圓的結構。內輪廓是小圓,外輪廓是大圓。
*內輪廓(小圓區)
範圍: 眉尾 → 眼下 → 蘋果肌 → 嘴角劃一個連線點的五官核心區。
常見問題: 眼袋、淚溝、蘋果肌下垂、法令紋、木偶紋
目標: 重建立體分層與支撐,恢復自然的輪廓飽滿感。(但是該凹的地方不能填喔!臉上也有些地方要有輕微的凹陷,全填了就變一顆光滑的發麵饅頭了!)
*外輪廓(大圓區)
範圍: 額頭 → 太陽穴 → 顴骨 → 下顎線 → 下巴輪廓線
常見問題: 太陽穴凹陷、鬆垮的雙下巴
目標: 撐起外輪廓骨架、收緊鬆弛、重塑乾淨俐落的線條。
關鍵不單單是選哪一種材料而已,而是根據內外輪廓的不同支撐點,做出層次分明、結構合理的佈局。
想要自然變年輕,或者從時光那邊再偷一點點餘裕!從來都不是「多打一針」這麼簡單,而是得從一層層的結構開始考量。
我主要的訴求是左右臉的老化程度不太一致,有一側的法令紋跟木偶紋(眼睛下方比淚溝還低一點的地方)比較明顯。半張臉比較垮。然後我有些地方肌肉太緊繃,導致表情紋比較嚴重。
有半張臉明顯比較垮應該看的出來~
這次選用的材料有:
Volume、Xeomin、Balance
*Volume(玻尿酸填充劑)(立即填補、柔軟自然)
直接填補凹陷區域、增加飽滿度與水潤感。適合淺層或需細緻調整的位置。
*Xeomin(淨優明)(自然表情肉毒桿菌素)
阻斷神經訊號,放鬆過度收縮的肌肉,平滑動態紋路。好處是自然、不僵硬,降低「面具臉」風險。改善表情紋但是不會沒有動態表情。
* Balance/平衡型
適合中度凹陷部位的填充或增加輪廓重塑。
不同種材料適合不同種部位,施打不一樣的節點與深度。上唇也順便加厚了一點點,因為隨年紀增長唇部也會變薄。
剛打完有一點點腫,但是也不會出現發麵饅頭感。
打完大概兩個月後的照片。臉上是很自然的膨潤感~不會腫也不會有不自然的感覺。
正臉無修圖照片。臉部平整,無凹陷,自然。木偶紋跟垮臉感消失。
木偶紋消失,法令紋跟表情紋還有但是都控制在自然狀態。補回青春但是沒有補成發麵饅頭臉。我覺得輪廓固定很棒的一件事就是:不是讓你變成別人,而是喚回那個原本就存在的青春自我。不是僵硬的撐脹一塊臉,而是用青春撐起神采。表情跟肌理都依然存在,微笑的時候不顯僵硬,只有自然流動的美。
臉書留言
一般留言